close

 

長大以後,不喜歡去動物園的理由。

是我始終分不清楚,是我在看動物,還是讓動物在看我。

動物園成了一個很純粹的哲學思考場域。

逛動物園時,我不時和身旁的朋友喃喃自語。「為什麼台灣動物區,放了台灣野豬在這邊?」

「因為牠瀕臨絕種。」

「這年頭誰還會吃這種東西?」

「原住民吧?」

「所以妳的意思是台灣野豬都是被原住民吃光的?」

感慨、感慨、感慨。感慨很多。

台灣動物區除了野豬之外,就剩猴很會動了。其他的籠子大多都空的或是躲起來。

而遇到躲起來的空籠子,我就會回想起《侏儸記公園》中那頭「為了引來暴龍的羊」。當我們去動物園,看不到那些「明明該在野外,卻硬是被飬養在鐵籠子裡的」野外動物時,我們就會丟食物過去──這也是一種大自然的謬誤。

所以我伸頭看了看,想到《侏儸記公園》中那些無知人們的下場,我就把頭伸回來。

「昆蟲館」「蟲蟲探索谷」完全引不起我的興趣,我連對生命都覺得,如此困頓的可悲了,又更何況是那些我們要嘛就拿針釘牠們,要嘛就一踩好幾隻的生命。在自然界中,牠們就歸牠們的,而我就歸我的。

「夜行性動物館」,人類極大謬誤的其一。「為了讓社會大眾都能夠實際參考到夜行性動物的生態,我們特地模擬了夜間環境,將夜行性動物抓來關在這裡,好讓大家盡情欣賞」──妳們說,難道動物園不是個極殘忍,卻又極人性的地方嗎?人類就是這樣的生物,因此產生了「動物園」,因此產生了《侏儸記公園》那樣的電影。噢,至少,《侏儸記公園》場地夠大,除掉籠子圍籬,是一整座島,是一整座生態──我們為什麼要有對自己慈悲的理由?至少?這字眼已經很傷人。

籠子裡有頭豹始終逡巡,也許人們毫無感覺地看了又離開,我卻看到逡巡就想哭。對於野生動物,哪裡有逡巡的字眼?若不是場地所限,牠們不是這樣過生活的。

「亞洲熱帶雨林區」,有馬來貘,有亞洲象,有什麼猴,什麼猿──動物園中,最受歡迎的始終是猿猴,只因為牠們屬靈長類,和人一樣,和孩子一樣,會叫會跳會始終有在動,會要東西會用視線看人會做出反應,比起其他對於人類毫不在意,自顧自睡覺,自顧自吃草的其他無聞無問動物,要好得多──所以人類都希望人家回應:冷漠是最可怕的。

「沙漠動物區」「澳洲動物區」「非洲動物區」,斑馬、羚羊、河馬、獅子(沒有公獅),長頸鹿,什麼猩什麼狒(猩乾皮狒剩)。有一幕是犀牛三頭,躺在水源邊,像三頭頹敗的坦克,靜得像幅畫,我就用手機拍下來。除此之外,動物園還是動物園。我就是這樣走過,去走一個人類營造的設施,然後去對於我對牠們一點都不好奇,牠們卻硬生生要被規範在這裡一輩子的動物,有點感慨。

人家說,養寵物要有責任感,因為生命週期不同的關係,牠們可能是我們十年的過客,但我們卻是牠們一輩子的伴侶。

最後的「溫帶動物區」和「企鵝館」,我已經玩物喪志地信口胡謅,企圖對著爬蟲類用爬說語聊天。「企鵝館」?看看DISCOVERY就好了,為什麼要把牠們搬來?牠們很喜歡來嗎?牠們有發願想環遊世界嗎?人類,我真的不知道你們在想什麼。

走完一圈動物園又是一趟腳酸,想來很久沒再練腳力,不堪。

逛動物園不是很開心,總是讓我覺得我在人類的醜陋行為中行走,荒謬,無知,才會用這樣的態度去面對大自然。

「把你們關起來欣賞」,拜託。

雖然這樣的論調就好像,漫畫《HUNTERXHUNTER》中,蟻王對人類所說(或是許多卡通、電影常用台詞):我現在這樣殘殺你們,跟你們平時殘殺豬牛,又有什麼不同?事實上的確如此,但對於「家用」、「飬養」而生而繁殖的生命我倒持理所當然的意見──我可以殺我促生的動物,但不能去動天生的產物。所以家用的可以動,野生的不能動。所以我的論點成了「只要外星或異種出現,他們可以養人類來吃。」orz........

老天我想,有空沒事,還是想尊重生命吧。

動物園已經是個不可逆的過程,要等到全世界都開放成野生動物園,人類不再在裡頭濫墾濫殺,這應該是「沒有這一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天之下 的頭像
    普天之下

    你自己去想吧,我不清楚妖精國的事。

    普天之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