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機】

剛登上桃園直飛帛琉的遠東航空時,第一印象是「老天,這飛機怎麼這麼小」。這是我坐過最小的國際航線飛機,再小的就是松山飛澎湖的國內線了,大學畢業旅行時坐的那一次。

 

走道只有一列,左右兩邊各三個座位。坐小飛機會讓人有不舒適感,這和坐小車是一樣的道理,把身軀緊縮在一個空間裡兩三個小時的酸痛,有一種厭惡感。

 

我一直往飛機最後側走去「32....32....32.....」,到了才發現我們的座位在最後一排,而我的位置背後就是廁所。小飛機座位小也就算了,鋼骨結構好像也不很牢靠的感覺,影音設備也很差,並不是每個椅背有電視的那種,而是每三排九個人的前中央有一個從上面懸掛下來的小螢幕,九個人看一個小螢幕實在很撐,而我的位置又正好是九宮格的右下角,根本什麼都看不清楚。機身後方的廚櫃隔間也都是塑膠隔間,只要有人進出廁所,我的背後就會搖動並發出很多聲音。

 

雖然這麼不舒服我還是有小睡了一下,人在困頓中還是要找到出路。飛機餐也不好吃,聽同事說是她有史以來吃過最難吃的飛機餐了,我也有同感。原來飛機餐可以難吃成這樣。過去人家說飛機上的東西不好吃,但在過往的出國經驗裡並不十分認同這些,都還ok啊,心裡這樣想。但這次就真的覺得反感,這什麼東西呀。

 

【出關】

初到帛琉的第一個觀感,自然又是「這國家還真小啊」,出關也只是一個房間而已,連大廳都稱不上。

 

在飛機上時因為我的位置很差,又靠走道,所以沒辦法從飛機上就先眺望到帛琉的可愛小島群,只好從後來慢慢的認識。

 

【導遊】

導遊叫阿官,guan,是官還是關好像都沒關係,一個染金黃短髮全身黝黑的港仔,操廣東國語口音,在帛琉待了12年,當年一來帛琉玩就愛上了這個國家,從此獻身於此,12年是個很長的時間,那時我也才大二。噢,原來我大學時代也離我這麼遠了。

 

如果扣除掉當年畢業旅行到澎湖玩給導遊帶的經驗,這是我第一次跟團出國,但原來感覺就跟去澎湖那次很像,一步一腳印的跟隨導遊的介紹,有一種意識被引導的無自主感,腦袋是空的,導遊說這個很特別,心裡就會說「哦,這個很特別呢。」反觀自己自助出國的幾次經驗,雖然並不十分了解有什麼是「難得一見」或是有什麼是「珍貴必看」,那失去了重要目標的專注所換來的是對走過的點點滴滴都等同對待,就算是經過民舍的盆栽,都會稍微看一眼。

 

並不是說導遊不好,當然各有各的好處,更何況這次出來本來就希望是無腦旅行,只是正巧回憶到這樣的感覺而已。

 

導遊本身的薪資主要來源是小費,事實上在我看來,和我自己本身的工作性質是極相像的,我們以我們自身的智識去協助客戶了解,然後從中獲得一些回饋。也就是說我們是用腦袋來賺錢的。知識,就能夠用來賺錢。也因為我們的薪資來源是源自於我們的腦袋,那麼說話就變得相當重要,如果沒辦法把腦袋裡的東西很有條理或順暢的提供給我們的客戶使其覺得有所獲得,我們的收入便有可能減少。

 

第一天下午從機場並沒有直接先放行李到飯店,而是先到碼頭坐船出第一個行程「海底生態觀察艇」,在這個近30分鐘的車程路上,《帛琉之一》裡談到的帛琉國家概況就是在這時講的。

 

第一天晚餐之後安排一個「帛琉最大的pub提供一個特別的歌舞秀」,導遊的說詞是這樣,但結果是去一間二樓的,中央有一個圓形舞池以吧台圍繞的,昏暗小酒店,提供一些熟年大陸女子的過氣紅包場舞蹈表演。也因此很不幸的,阿官第一天晚上的表現就讓我們打了折扣,雖然後來的行程安排都不錯,但第一晚的扣分真的很嚴重。

 

我還把那紅包場舞蹈表演也錄了下來。有一首歌還是燕姿的《神奇》,我快暈了。orz

 

同事小胖在這裡說了兩句話。第一句是「這種舞連我也會跳」。第二句是「看這個比浮潛還累」。

 

後來的行程中,大概知道阿官哪些話是在行銷,哪些是跟他自身利益比較不相關的,好像分辨得出來,租用膠鞋,防寒衣、有度數的面鏡,阿官都有大力推薦,但其實完全不鳥他也可以,有的人是真的都沒租,穿運動涼鞋也是照樣潛了下去,當時我問阿官「我這個可以嗎?」(指著我的運動涼鞋),阿官說「盡量還是建議穿膠鞋,因為腳背也有可能被刮傷。」這些話都讓我聯想到我們工作上的「拒絕處理」。阿官跟我們就是同一行的嘛。

 

雖然覺得阿官的說話談判術並不是很頂尖,但以一個導遊來說,以量取勝也就夠了,因為有跟旅行社合作,很多團是會自己上門的,和我們大多數都需要主動出擊還是不大一樣。

 

題外話,帛琉的導遊很多都是曬得黝黑的小帥哥,有一個留長髮,頭上綁著白毛巾,把自己打扮得像《美麗人生》裡的木村,結果乍看之下還真像木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天之下 的頭像
    普天之下

    你自己去想吧,我不清楚妖精國的事。

    普天之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