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類在圖書,其實跟生活感想比較類似。真正要分在圖書的,應該是等我《野火集─二十週年紀念版》看完之後再寫會更正確一些。

 

野火集聽了很久,龍應台知道很久,卻終於最近買回家來看,看了之後滿是振奮之情,振奮著似乎有那麼多的共鳴,是的,龍應台就是有那樣的共鳴力。

 

龍應台的文章,很直,很坦言,正氣凜然,不怕強權,光是這樣就會在心理上形成一股崇然的氣氛,然而卻又那麼生活,那麼平凡,那麼像是隔壁的鄰居。心裡滿滿的只是想,她都能這麼清楚明白她要的是什麼,不對的是什麼,勇敢的說出來,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行?

 

楊照形容她是「憨膽」,我既沒有她憨──其實那不算憨,那是正義的直腸子,我自己既不是正義,也做不來直腸子,也沒有她有膽──她有膽量向最高的強權喊聲,我不行,也不夠資格,我懂的並不是那個領域的事,我只能從我身邊能夠理解的,小心翼翼的去做。但是,那股叛逆的成份是一樣的。那股質疑的成份是一樣的。

 

不論我身在哪裡,我都會不斷地去質疑,去思考,這究竟是如何來,如何去,為什麼,真的就是這樣嗎?因此除非是我自己都認了輸的事,否則一切不順利的身邊事,我都定要想出辦法使其順利才行。再沒辦法,也會碎碎唸,嘴巴說出來叫做「批評」,其實給人更多的感覺是「龜毛」、「尖酸刻薄」。

 

比起來,我是小頭多了。最多只能勉勵自己,像個小小龍應台吧。有一天,我也能用我小小的批判,去改變那一點不合理的什麼。

 

寫到這裡,差點忘了標題真正要說的話。

 

七十年代有龍應台的野火可以燃燒,那只是用一篇突如其來的副刊投稿,便燒起燎原大火,而如今,發聲管道多了,就不再像以前那麼顯眼醒目了。也許我們也有火,也許我們也有詞,但影響不這麼大了,因為言論太自由了,能言善道的半瓶水也多了,誰還能再接任新時代的批判者?誰能同樣燒起熊熊大火?

 

龍應台的擔憂說到我骨子裡。在霸權時代,記者,大學生,都是暗地裡反抗的火種,而在這個大家以為自由,卻自由得不知依存的時代,記者與大學生反而支援起政治,支援起那些曖昧不明的侵權個體,真正要注意的重點,真正該體察的社會現象,真正需要迫切改革的地方,都在政黨爭寵作秀的背後被掩埋,被延宕,被無限地提出然後遺忘。

 

 

這個時代的人,你們在做什麼?

 

 

我始終是不愛政治的,覺得麻煩,覺得複雜,覺得自己力量太小,所以自始至終都裹足不前,寧願在世外獨善其身,在自己生活範圍中默默耕耘就好。然而被龍應台的擔憂說中,才不免想起,其實我們都跟政治離得這麼近,這麼近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天之下 的頭像
    普天之下

    你自己去想吧,我不清楚妖精國的事。

    普天之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