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小心走到中時旅遊網看到許多人的遊記投稿,好奇下去翻翻亞洲部份,就看到了許多人的京都,我參詳著,怎麼都和我所經歷過的感覺不太一樣。

 

有一個寫南禪寺,不過以「渡邊淳一」的書為開頭,寫得淺了,便覺得氣勢不夠。

 

有一個寫看櫻花,感覺匆匆忙忙的交代完行程就過了,似乎一切都太匆促了。

 

有一個寫得最好,辭了工作之後去京都十二天,將許多文字所能盡的浪漫情懷都給了京都之旅,而且行程感覺十分豐富,和我「最後三天都在逛街」這種浪子行為是不能比的。雖然不由得慚愧了起來,但似乎還是有那麼一點不同。京都是個文化古都,但在京都生活的所謂京都人,還是一樣在世間裡沉浮流動,依著自己的個性生活著,在我看來,只是另一種不同,並不真的浪漫或高貴到哪裡去。

 

我眼中所見到的京都,像小時候的城市,每日豔照的陽光,騎著腳踏車所感受到的沁涼,有時候總會覺得和「台北縣」好像,簡單說,就像在台北縣中硬生生插了好多座古剎與城牆一般。

 

好多人總會想問我「好玩嗎?」,但這一整個星期逛下來,腦中從沒有跳出「好玩」這兩個字,一直一直在心中閃過的念頭是,「嗯?」「欸?」,「這樣也行?」這類的感覺,一來我發現我心裡還是有一股緊張糾結著,嘟嚷著時間似乎不夠用,另一方面卻直喊著「夠了吧?不要再逛廟了!」的氣悶。我想我是很任性的過完這一個星期的,掐頭去尾是六個整天,有三個整天我用盡力氣去巡迴這個城市,去呼吸這個城市,後三個整天便是一股身心疲累的狀態,只記得深深烙印在心裡的「我拖著極疲憊的腳步走完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說穿了好像是為了走過給人一個交代才去走的,這種時候已經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在旅行,不知為了什麼在京都了。我想我還是不夠放鬆吧。背了太多的包袱出發。

 

感覺應該要再暢快一點的,似乎這樣才有「足夠的滿足」一次旅程,但其實我是平凡的去,平凡的離開,我像是和京都是老朋友(愛裝熟),去去回回已經許多次一般,來了就來了唄,要走啦?那路上平安啊。然後這樣點足行李離開。

 

其實我直覺著,真正適合京都的,該是雨季。如果真要深刻的浪漫下去,好好的享受京都的雨天吧。在京都的雨天裡,才會嘗到更多平安時代的滋味,藝妓撐著油紙傘在木造房舍間小步行過,我也撐著傘,在三条小橋旁一步步順著小溪前進。好寧靜不是。

 

這種平凡與雨天的浪漫,是我的京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天之下 的頭像
    普天之下

    你自己去想吧,我不清楚妖精國的事。

    普天之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