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這變成我的慣常講題。
仔細算起來,講這個題目已經講了快兩年,但其中斷斷續續,私下增員時用投影片講,拿增員手冊講,事業說明會時上台講,講到現在雖然已經可以稱為駕輕就熟,但卻總覺得少了一股什麼。
「大家好,再次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事業說明會,
首先還是先做個自我介紹,
給大家做個基本認識,
好,那麼接下來就要說說這個工作,或者稱為事業,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經營模式。」
好像已經是穩紮穩打了,也許還差了一些輕鬆或者生活化的話題,不過這個在越來越熟練的情況下,未來自然就會更自然的呈現,但還有一股,大概是俗稱為熱情的東西,我一直找不到那個感覺,那就是我覺得缺乏的元素。
是自己在這個行業裡,形形色色看太多,所以覺得疲乏了嗎?以我們單位來說,新人流動量算低的,一般進來的新人大約都能定著個八成以上,但總是都有一些太過溫和的共通毛病。客戶好好壞壞,每個人都在與客戶做媒合,當找到key合的客戶,就可以很快成交,遇到不合的客戶,生活中就多點挫折,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人生不就是這樣。
抱著很多「啊,這就是人生啊」的想法,反而讓自己變得越來越老成,那就是熱情喪失的地方。
「我們國泰人壽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就在於我們的教育訓練,若是別人是把80分的業務員訓練成90分,那我們就是把60分的業務員訓練成90分,也就是教育的普及與扎實。」
「我們領先同業的地方,就是我們有自製的衛星教學,CSN。每天早上八點半到九點,全台加上上海廣州越南,總共432個衛星接收點,都可以收視同一個節目,內容五花八門,從健康知識、商品教育、最新財經消息,通通都同步給所有業務員做教育。」
和有些人談過,做保險啦,做業績啦,很多外面的人都以為很難,其實當我真的身在其中之後,就覺得「其實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就跟騎腳踏車一樣,當你學會之後,就不太會忘記了。」但當然可能沒有腳踏車這麼天生,話術與氣勢上的掌握,多少還是需要熟悉與熟練,只是這是職場上天天都要做的,哪有什麼不熟悉?只是在和外界溝通我們這一行時,還是往往得解釋,或者再也不解釋我們這一行到底在做什麼。
這些都讓我想到自己的增員一直不那麼順利,是不是就是一種「看似看開,其實也是一種懶散」的情緒,就是喪失熱情,或是很根本的輸在沒有人家那麼積極想賺錢的念頭。
口若懸河可以,有演技似的加入誇張的語氣,或是戲劇效果也可以,但一旦下台之後,恢復平靜的那副模樣,實在就像洩了氣的氣球。腦袋裡還是有很多念頭沒有實行出來,偶爾自責的說,吃這行飯靠的果然就是執行力啊。
「這個圖表來自行政院主計處,我們可以看到各行各業中,金融保險業的平均月薪是最高的,有沒有,從95、96到97年11月,一直都是最高的...」
「接下來我們再看平均工時,在這個表裡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金融保險業的平均工時也是最少的,看到95、96、97年...,一直都是最低的,這表示什麼?這表示我們工作時間最少,薪水卻又最高....」
「為什麼這樣?看一下我們的薪資結構圖就可以知道...」
人家說什麼做業務要會講話,要很會跟人家打哈哈,什麼典型業務的那些形象,其實說穿了,這些還算是次要的,做業務只有「勤勞」兩個字而已,勤勞的人可以克服講話的缺點,勤勞的人可以克服客戶數少的疑慮,勤勞的人就算一直碰壁,遇到不合的客戶,還是會繼續去拜訪,直到遇到契合的客戶,勤勞真的是不二法門。
不曉得是什麼道理,在台上振振有詞是另一個人,在平時和人聊天時,卻又虛虛的,總覺得自己說的,都有能反駁的部份,不一定能那麼受認同,那麼說出來的自信就變少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