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上一篇像過了一個月一樣,但其實只過了10多天。
想說也該為自己做點事了,那這事就是寫部落格。
說是10多天,但這10多天也發生了好多事。
【驚喜】
妳問我說,「什麼樣的事對你來說算是驚喜?」
一下子回答不出來。
後來我在大家對慶生會的影片絕望時,我腦袋裡構思如何一個晚上將慶生會影片剪出來的模式與方法,一夜不睡地完成,在睡眼惺忪的早上騎車往公司前進的路上,想起來這就是「驚喜」了。
我想起我答不出來什麼是驚喜的原因,就是因為「驚喜」應該是「完全想不到的事」,所以我怎麼舉得出例子呢?這輩子我一直都在產生或創造驚喜,大多數能想到能聯想的能猜測能摸索的可能發生的,都在腦海裡計算過了,驚喜變得很難再發生。
而正巧,這也成為了不愛過生日的原因之一。
【對自己好一點】
為了這次慶生會我們拍了幾段影片,是訪問本月壽星的幾個朋友,說說對壽星的感覺以及祝福的話,這類溫情路線橋段,我看了屬於我的幾段。
關於我的評語大多雷同,「好人」「講話很機車」「為單位做很多事」「希望能多對自己好一點」。
雖然對於優點的部份,大多都已經了然於胸,缺點的評點我也沒什麼感覺,但看完這些片段,還是不免有股煙燻般的愁悵,一直附在衣著上,時時聞著。
「對自己好一點」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向來我太容易把自己的事向後無限延宕,把別人的事或大眾的事團體的事優先處理,形成早上多處理單位的事,直到下午或傍晚才開始處理自己的事,人家覺得這樣不對,不是該把自己的事擺在前面嗎?價值觀在這裡便形成歧異。
在不論工作成就事業成敗或者服務業精神的廣大前提下,我只是以先別人後自己的行為準則在活著。別人快樂,我才會快樂,別人開心,我就會跟著開心,我以外的所有人,是我存在的證明,我是為別人而活的。在否定這個論點的背面,我只會說,沒有了別人,我存在在這世上,再怎麼厲害,再怎麼聰明,再怎麼優秀善良大方美麗貼心無敵,有什麼意義?
所以無法只想著自己,不想著別人,在對自己好一點之前,我會先對別人好一點。
即便在大家殷殷切切的溫馨提示中,說我值得對自己好一點,但聽到這話的自己的臉頰,卻更不由自主的僵硬了起來,「其實我做的還不夠多,哪有什麼好值得對自己好的?」
【生日】
在生日這天,趁著一種意義,回顧過去幾年在生日當天寫下的文字,印象中有一篇特別感性的祝福全體觀眾的,而也找到了一些回憶裡的自我。
害怕過生日已經變成一種心理障礙,自大學之後無法消退的記憶,被硬拉衍生至今,成了一種反射動作,當聽到生日,就會跳起來。生日兩個字變成一種既陌生,又尷尬的字眼,總期望與自己無關。百轉千迴,五味雜陳。
會形成這樣莫名結果的起因,簡單來說就只有兩個點。「不明白為什麼壽星被淪為一種自虐或取悅代表的生日文化,為什麼不是祝福?」「如果達不到我驚喜的標準,那麼就別辦了吧。」
前者是對人性的怪癖或者說一些奇怪傳統文化的逆襲,後者則是自己極端(機車)的完美個性。
就是因為毫無相關且一般人很難理解,所以結果成一種更無法簡單解釋的情緒低落。
說回上一點,因為無法對自己好一點,所以不希望被想起我的生日,不希望被慶祝。尷尬。
總結看來這個人有自虐傾向,而且號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但其實私底下小動作是很多的。在某些婉轉的解釋背後,總是會被眼尖的人發現,其實這說得冠冕堂皇的白話裡,還藏著很多利己的空間。我一樣逆骨,一樣追求世界平衡。哪裡有好,我就是壞,哪裡險惡,我就是天使。
祝~我~生~日~快~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