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50608

 

◎今天得了聊天病,很容易就被人想跟我聊天。我想一來是自我保護(初到貴寶地的那種)已經漸漸轉化成自在自由的態度──因此只要我不講話,做什麼或到哪裡都很像日本人(一樣的自在)。結果,人家就開始愛找我聊天。早上是被一個歐吉桑糾纏,講了老半天,其實我又覺得他是孤獨病犯了,已經退休的老人,沒有子嗣就到處旅遊,這樣的人其實就難免多話了。我是這樣覺得的啦,看他一付很想倒給我很多東西的樣子,怎麼我老碰到這種事?

 

◎銀閣寺。今天本來被John邀約,結果被日本歐吉桑纏住──其實就是隔壁床新來的,而且只來一天,而且鼾聲好大。所以conversation結束之後,我就又一個人的自由。於是,今日的行程是自銀閣城向下。唉唷,什麼銀閣城啊!!銀閣寺啦!!差一點就變中閣城......的台灣國語笑話。

 

銀閣寺是仿金閣寺建的,但實在是小了一點,是因為這幾天看太多大寺大城了嗎?總之,進去15-30分鐘就出來了,在我看來,銀閣寺就只是一間廟、一堆沙堆而已。

 

◎本來以為寫完了,才想到山下也是屬於這個範圍的。山下有一間小工作室,都是自創一格的貓的周邊,看到貓最先想到玉珊,所以就當買給她了,雖然喜歡貓的不只她一個,但我要是每個都送,感覺就不獨特了。Anyway,已經決定了。而且想想,「貓」這題材就跟「星座」「愛」等,或者「Hello Kitty」一樣,總之是永遠賣!唉,每一天,都有愛貓的人出生。

 

◎哲學之道。

 

而哲學之道,就像是....唉,花沒開,就只是一條普通的林蔭小徑而已,名字都是人取的,我只能這麼說。如果他們的賣點都是在花季的美麗,那麼,我來看的就是最「理性」的一面,就像愛情一樣,理性時都是最索然無味的。但若是理性時,也能愛著她,那就是真愛了。

 

◎我沒有在哲學之道想到什麼道理,我只有矬矬的騎著腳踏車,將經過當做看過,把看過當做玩過,有個交代了。不過哲學之道上有幾間店還滿不錯的就是了。

 

◎禪林寺。

 

禪林寺是很奇怪的地方,明明也是有點特別,指南卻一點沒介紹,我本來也是不打算去的,但就是太順路了,所以停了車就進去了。隨著二位老婆婆。一進去又是要脫鞋的場合,其實每次要脫鞋都覺得很累,因為身上機絲太多,很麻煩,我鞋帶又因為常掉,所以都將蝴蝶結再打結,難脫難穿,身上東西又多,連說的都很麻煩。

 

◎重點來了,進寺之後就想先休息一下,身體的連續疲勞而已。結果,隔壁座的婆婆就對著我講起話來。(「啊~~~為什麼大家都要跟我講話啊~~」)「嗯嗯」笑著跟她點點頭。她又講了一串,我又是一臉呆樣,她就說「啊,你不是日本人對吧?」「是啊,我不是日本人,我從台灣來。」....「喔,台灣好玩的地方多嗎?」「嗯.....台北吧....」「你那相機看起來很厲害,你在台灣是開相機店嗎?」「嗯?」她再問一次。(也不會講慢一點,就會複誦有什麼用?)「喔,不是啦,只是興趣而已。」「喔,興趣啊........欸,你日文不錯。」「沒啦,聽只能聽一點。」這時另一位婆婆上完廁所回來,這位向另外那位介紹我。「還不錯呢,可以這樣對談,像我英文就聽都聽不太懂。」「我的日文跟妳的英文一樣啦。」「沒喔,你還可以這樣一搭一回的,很不錯了。」「唉呀,謝謝啦~~」

 

◎其實就是很無聊的對話,不過也是個練習了,唉(我怎麼一直嘆氣)。後來才是真正的逛禪林寺,說大不大,但也是我脫鞋最久的一次了,比二条城脫鞋的時間還長,比較特別的是可以超近距離看佛像,不知道為什麼,很近看「不動的人形」會有一種緊張感,而且還在燈光很陰暗的房間,其實有點可怖吧,即便是佛像也一樣。

 

◎到了後面的路程,我已經開始有些厭煩+放棄了,有那種「看完一個是一個」加上「看完這個還剩幾個?真想趕快看完!」的疲憊。

 

→南禪寺(已經是草草看過了。)→一澤帆布(差點走錯路,跑去蹴上。)→烤蕃薯條(300.-)→又過頭→三條坂(清水寺)→結果清水寺.....也沒什麼嘛!!(哭)已經失望了,甚至有想早點回家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天之下 的頭像
    普天之下

    你自己去想吧,我不清楚妖精國的事。

    普天之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