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5/11/7(二):理財健診案例(一)

 

張小姐,26歲,月收入27,000元。

 

每月固定支出:

食:5,000

行:700

娛樂:1,000

刷卡:4,000

電話費:700

保險費:5,000元

孝親費:5,000元

共計:21,400元。

 

每月收入-支出:5,600元。

 

希望能在35歲前買一台35,000筆電,一個35,000LV包包,一年一次國外旅遊約50,000元,擁有一輛700,000元日產小車,希望擁有一間單人小套房約5,000,000元。

 

【案例分析】

以張小姐例子來說,假設將每月盈餘的5,600元去投資基金,以一般基金報酬率10%來說,複利計算,到35歲時正好整整存到1,000,000元。光以這樣的條件來說,最多也只能擁有小套房的頭期款,顯見這樣的盈餘與這樣的投資報酬率是不夠的。

 

若假設在27歲,也就是2007年底將已存到的八萬多元先去購買兩樣想擁有的商品:筆電與LV包,在2007年底盈餘12,792的情形下,35歲時會有84萬六千元,還是能達到買車的需求,但等於將這八年來的積蓄花用一空,沒為未來留下任何保障。

 

若假設在2007年底買了筆電與LV包,在2008年後還是堅持要每年出國一趟,在35歲年底則剩下24萬左右的金額,最多是車的頭款,房子也不用想。

 

我說「人的欲望無窮,收入卻是有限。」

 

張小姐自然不可能直到35歲還是在薪水27,000的水平,我們另外假設一個加薪的狀況,在29歲年初張小姐加薪加到30,000元,在32歲時一口氣加薪加到35,000元,同樣是在27歲時先買起筆電與LV包,之後每年出國一趟,那麼在35歲年底則會有69萬近70萬的盈餘,幾乎可以買到車,但顯然光是加薪的狀況都還不足以完成她的夢想。

 

想像是無限的,她真的做夢夢太大嗎?在我看來不是,但是問題在於她要如何跨越自己的鴻溝。

 

在這樣的案例裡,最重要的法則在於「每月投入的盈餘」與「每月的投資報酬率」。但由於張小姐強調她無法去學習更高深的投資術,因此最多就是基金類的可以選擇之下,除了要養成「每月去注意自己的基金狀況」外,另一點就是增加「每月投入的盈餘」金額。

 

也許大家會想,連加薪的狀況下都還是無法達成夢想了,那麼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增加「每月投入的盈餘」呢?

 

方法有兩個。一當然是增加收入,二就是減少支出。

 

在這案例中,增加收入的方法不是只有加薪,張小姐另外希望能藉由學習外文,考取某種程度的外文考試分數之後,能抬高自己的身價,如此可以尋找更高薪的機會或是有更快的晉升機會,另外,若是張小姐能留意身邊朋友的動向與興趣,也許也可以考慮一些現在常見的普遍兼差方式:比方說電話行銷人員,服務業工讀生,擺地攤,補習班等。

 

當然相較於開源之外,節流方面也是值得注意的,比方說建議張小姐與家裡協商每月的五千元孝親費可否改為年繳的方式,每年給家裡一筆錢,做為一種表示,雖然支出相同,但由於在每月增加了滾進複利的本金,因此這樣計算下來對每年年底結算還是較有利的方式,另外保險費五千元顯然是個缺口,雖然賺錢與節流重要,但保險方面卻也不能忽視,可能需等張小姐薪水提升後,必須增加保險部份的比重,避免任何意外或病痛發生時,造成自己或家裡的負擔。

 

最後雖然張小姐排斥更積極的去學習投資方面的知識,但仍然可以建議張小姐在資金充足時,可考慮轉投資至最近新興的台灣ETF電子股票型基金,這是具有股票特性的基金,其操作方式與股票相同,卻不具備股票的大起大落性質,只要未來有ETF提供定期定額的購買方法,十分建議基金族以基金的操作方式去購買此類股票,將會得到報酬比基金高,風險比股票低的投資報酬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天之下 的頭像
    普天之下

    你自己去想吧,我不清楚妖精國的事。

    普天之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