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我又不是音樂專家,又,反正我也只是寫寫一個小歌迷的粗淺看法。
初聽到梁靜茹的《絲路》也還好,知道就是很合她風格的一張新專輯,我將iPod中的音樂播放清單,單獨設了一個資料夾叫「戀愛的苦澀」,專放孫燕姿、劉若英、梁靜茹的專輯以及幾首江美琪的歌,這三個主要歌手的曲風正好分別代表著「青春的愛戀」、「都會的愛戀」、與「愛戀後的療傷」,於是我將她們組合在一個播放清單裡,不斷不斷地讓自己沉醉在過去,現在與擁有和失去的愛情過程中徜徉想像。
陶子的《走路去紐約》其實與劉若英的都會愛情風頗類似,而陶子的《愛缺》對我生命的某個過程也佔了相當重要的地位,當兵時在憲校受訓的每個夜晚,我都是聽《愛缺》而睡去,陶子的聲音與歌曲,與五股憲校晚上的幽黃夜燈、山腰上看出去的台北縣夜景,是我怎樣都忘不掉的一種組合式回憶。它代表著我那個時期的愛情與深刻思念的感覺,無可抹滅。
也因此會想聽聽《走路去紐約》,但事實上聽了之後才覺得詞寫得並不怎樣,淺白,缺乏詩意,不是什麼好歌詞。唯有幾首旋律能令人再三聆聽。
燕姿的專輯我是從《Star自選集》開始買,之前的專輯我就用mp3補齊了。她所代表的意義更多,在這裡先不多說,僅說《完美的一天》這張新專輯,其實還頗令人失望的。裡頭「沒有燕姿的歌」。
真正嚴格來說,只有主打的「完美的一天」比較符合燕姿的曲風,其餘的歌我聽了三四次,才總算再挑出一首還不錯的,其他的點點我甚至到現在都還沒什麼感覺。我想一張專輯好不好聽,最大的取決便在於「我想不想跟著唱」。不論是純音樂也好,歌曲也罷,有共鳴,便會想跟著起舞,而這張《完美的一天》,我只能說「言過其實」了。首先裡面的歌與「完美的一天」都毫無關聯這也沒什麼好說,本來很多專輯名稱就不見得要和內容相符,但每一首每一曲我都感受不到燕姿原本的味道,甚至有些歌將燕姿的特色完全掩蓋掉,這就很令人納悶,究竟這張專輯是怎麼回事?
《完美的一天》中有一首很明顯知道是五月天的作品,因為曲風就是五月天的曲風,我本身對五月天一點感覺都沒有,但也許製作人或他們自己也覺得「五月天」與「孫燕姿」是符合的形象,但我不太喜歡這種感覺,我愛的是燕姿,不是五月天,自然也懶得聽燕姿去唱五月天的歌。而反過來看《絲路》,第一首「絲路」便是五月天阿信的詞,王力宏的曲,卻擺明了是為梁靜茹量身打造,不寫出詞曲我還真不知道跟五月天阿信有關。而同樣的策略用在燕姿這張專輯上就不是那麼回事。不是為燕姿量身打造,而是讓燕姿唱出「五月天曲風的歌」,這真是反了。在幹什麼?
聽得出來我很憤慨嗎?對,我就是很憤慨。畢竟這三張專輯我對於《完美的一天》期待最高,卻正好相對失望最深。反而是梁靜茹的《絲路》由於沒什麼大變動,完全符合梁靜茹過去的曲風而感覺最舒服。
《完美的一天》不論是文宣,DM,都一直想打造很年輕活潑的效果,但整張專輯卻不是古典風就是憂愁風,只有第一首「完美的一天」與五月天的「第一次」是輕快活潑,我只能說,這張專輯策略很差,再者,竟隨著這張專輯而大賣燕姿的周邊商品,看來唱片公司已經將燕姿當成是正統的搖錢樹在用,而並不真的要將她打造成一個好好的正規歌手。人紅了,就變成要這樣利用了嗎?我很不解,也無法諒解。
類別目錄【娛樂】
前一篇│電影│《玩命快遞2》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