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也沒有誰先誰後
只是想到就寫下來而已

照發生的順序來說
應該是善意先發生
價值與免費會產生前後衝突

也許大家都碰過
有時候會有好心人告訴我們什麼事
比方說是我們做事上的缺漏
或是個性上的缺陷
(以前有人說過溫柔是我個性上的缺陷)
或是有什麼可以更進步的方法
之類的種種
也就是這種事說來
也許對方是出於善意
而且與他自身利益無關
他卻甘冒對方可能生氣或不高興的風險而來提醒對方的這種動作

這種善意該怎麼應對呢?
而如今我也是這麼雞婆的人
還不是免不了老是想要告訴別人什麼
分享什麼給別人聽

不過站在兩端

一是付出善意的人
一是接受善意的人
想法果真大異其趣

付出善意容易讓人感到無形的壓力
畢竟在想法上不是對等
提供出來的想法跟感覺對方也不一定感受得到那麼真切
所以有時候說老實話
說了也是白說
只是對於付出或講話的那個人來說
是不吐不快
一吐為快
如此而已

這樣說來其實付出的那個人也是為自己而已
(我認為這是對你好的,對你有幫助的,所以我一定要跟你說)
說穿了,這樣的一味強把自己的腦袋塞給別人
不也是一種為自己的動作

接收端呢
好的時候是真的有得到什麼
但我相信最普遍的狀況是聽不太懂
或是你的歸你,我的還是歸我
你講你的那是你以為的,我並不一定這麼認為
(有的時候也是思考不同步的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
其實扮演哪一端都是人生中常有的事

如果我人生中就是要很常扮演付出端,提供端的話
我應該要學會怎麼不給人有壓力
還能給人ok的東西才行。我覺得這是我的課題。

那麼免費跟價值是什麼呢?

如前頭所說
要是今天是付費的課程呢?
一種付費的給予,或是接收端主動的學習
真的覺得自己需要,所以找付出端給予
而付出的那個人是要收費的
那麼付出的東西是不是變得比較有價值?
或是對接收的人來說會變得比較想珍惜?
畢竟接收的人已經付出相當的代價了。

所以這變得很吊詭不是?
其實也許內容是完全一樣的東西
但就因為付費不付費
或是有沒有付出了什麼代價
而在價值上完全的改觀

如果我今天是付出的人
我提高自己的價碼
我說我能給予你的東西一定有你吸收的價值
你想聽的話就得付出什麼

那麼,這個所謂的你會不會比較珍惜,
至少在接收前會好好考慮要不要接受?
會好好思考,這個事情的價值,究竟值不值得。

所以我在想,我要修改的,
應該是讓自己更有價值,
而且對於要提供給別人的東西,
稍微吝嗇一點的忍住不要分享,
要讓別人感受到價值,
再做後續的動作。

不然,免費的善意通常只會淪為生活中無妄的壓力,
而付費的善意反而有可能創造雙贏的價值。
講的人認真,聽的人得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天之下 的頭像
    普天之下

    你自己去想吧,我不清楚妖精國的事。

    普天之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