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天賦自由》正好讀到關於喜好與專注的事。
讀到這兩個字,「神馳」(flow)。
講的是「高生產力」與「高度專注」的狀態,當我們專心在做一件事,
或是正在享受著做那件事時,就會進入神馳的狀態,
那種狀態下做事效率最好,對於該事的反應也最快。
很像是電影或動畫中那種「忘我」或「人機一體」的境界。
無獨有偶,在書上讀到這件事之後不到兩天,
又收到一封email,在談「多重分工與專一」的效率問題,
該email是用研究結果的說法來陳述,
有個研究團隊,找了幾個實驗主體,實驗組採多工方式進行,
對照組一次只做一件事,
結果自然是專一一致的那組得到的效果最好,
多工進行的結果是每件事都不盡完美。
email主要是針對「數位原住民」來做多工的探討,
這群一生下來就有電腦與網路的新生族群,
天生便習慣電腦的分工方式,
同一個桌面可以同時進行好幾個軟體,
於是他們習慣分心,習慣同時做很多不同類型的事,
但結果卻是沒有一件事做得很好。
原因就在於「多工讓他們來不及進入神馳的狀態」。
大腦要進入神馳的狀態大概需要15分鐘的時間,
因此一定有前置作業,
如果沒有前面15分鐘的專心,
那麼後面神馳的效率就不會出來,
這是那篇email主要要表達的意思。
正好我也在思考這件事,
「多工」本來也就是我的習慣與個性取向,
雙子座兩個腦袋兩個心思,本來就不容易一個時間只做一件事,
但要說有沒有神馳狀態,
其實還是可以有的,
只是一來必須是自己喜愛做的事,
二來是自己覺得一定要完成的事。
過去的經驗是,我常在很多重要的事項要完成的前一天晚上才加緊趕工,
把自己逼到非做不可的情況下,
然後專心進入神馳狀態一次做完,
常搞得自己整晚沒睡,隔天交上成果。
這是老毛病,但也造就了好幾個夜半神馳的經驗。
高度專心下的產能與創意是很可怕的,
那種源源不絕與動作,是一般狀態很難達到的,
其實現在的自己也很需要許多事還是專心一點做比較好,
但這也是我在辦公室常遇到的困擾。
只要辦公室裡有人,就一定會被召喚來召喚去,
很難有一個沒人打擾的時間專心處理自己的事,
再加上自己的心思跳動,
非到不得已也不會乖乖坐在椅子上做事,
所以一整天東晃西摸的情況下來,
往往完成的事情沒幾件。
同一時間,正好也從雜誌上閱讀到一篇這類的文章,
是在說「時間管理」。
「塊狀式的時間安排」。
這一點在過去誠品工作期間,
我就和誠品的新同事分享過,
我們擔任賣場的門市,最常遇到的就是臨時的各式各樣的狀況,
各式各樣的客人的問題與打斷,
所以做事情會變得很零碎,
但在這樣零碎的工作性質下,
最好還是能給自己規定,從幾點到幾點是上書,
從幾點到幾點查銷報,
這樣塊狀式的一件件完成,
大方向與大範圍掌握住了,
中間的細節調配就是隨機應變了。
可惜的是我在誠品能有這樣的概念,
卻到了業務行業反而不再具備這樣的原則,
因為太自由了。
「時間管理」簡單來說就是「填石頭理論」
將時間表看做是一個空瓶,
先把大塊的石頭,也就是既定一定要做的公事、工作先放進去,
把大區塊的時間先定下來,
再來是第二重要的,花的時間也不用這麼久的,
再依次填進去,
最後的零碎時間,就是零碎的小事去填補。
直到把這個空瓶裝滿為止,
這樣安排起來時間是滿滿沒有空隙的,
會過得很快也很充實。
當然,休息與放假也可以是一大塊時間早就安排進去的。
理論是這樣的,
然後就是執行了。
如果生活的目標與價值觀的優先順序吻合的話,
我們的動力就會源源不絕。
意思是如果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
的確是我們價值觀中認定為先的事,
我們就會很有動力去完成,去一步步實現。
我一直在這幾句話中嘗試參透,
感覺好像摸到什麼,卻還缺了點什麼。
那一點是什麼?
- Oct 27 Tue 2009 10:25
神馳(flow)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