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是宮部阿姨的書。

 

我已經忘了是什麼起頭了,還在誠品未離職前,就不小心有了「想迷上宮部阿姨」的念頭。

 

問題是日文書的出書時間跟一直看著台灣出版的我們實在很不能適應。這樣解釋好了,我們現在所看到「日文新書」,其實也不是日文新書,比方說《寂寞獵人》其實是1993年出版的,但中文版現在才問市,所以我們常常一個不小心,每個月都會遇到宮部阿姨新的書出版,想說,這位阿姨出書的速度也太快了吧。是怎樣?

 

同樣的道理,《達文西密碼》是丹‧布朗的最新一本作品,也是因為《達文西密碼》紅了,大家才開始對他之前的作品有了興趣,因此《天使與魔鬼》《數位密碼》,乃至於最近的《大騙局》才會陸續上市,但其實這些書是他早期的作品,外文版老早就出來了,而台灣的狀況是,先談到了《達》的版權,在台灣試一下市場,賣得好了,再去談以前的作品的版權,再進行翻譯,然後出書。

 

所有外文或日文的書都是經過這樣的流程出書的,而不是當下的新書就是他們的新作品,請大家不要誤會了。

 

目前台灣除了「九把刀」還真的一個月出一本之外(他常這樣,聽說每天寫5000字),應該沒什麼人的出版品有這麼快的出版速度了。

 

言歸正傳。

 

《寂寞獵人》是最近翻譯好的作品,內容屬章回小說。當初是以專欄的方式每個月刊登在《小說新潮》上,其實從文章中提到的現實,就大概知道距離現今是有一段日子。當然,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還是在於它是跟書店有關的書。

 

《寂》書的舞台是在一間二手店裡,由岩老爹與他孫子稔兩個人展開,每一章節都是一件類似推理的案件產生,而每一章節也都有一本書相關聯,我很愛這樣的方式,也是我未來想寫作的目標,一定有跟書有關的「推理」「奇幻」或者更多題材可以應用的。以前就擬好一部《奇奇的書店大冒險》的大綱,只是內容遲遲未下筆。

 

宮部阿姨的書最有趣的是,其實她也有說教意味,卻常常隱晦的隱藏在書中的某些角色上。比方說《模仿犯》中高井和明,就代替了社會大眾當面指責了兇手的想法與邏輯上的錯誤,讓人終於發現原來作者的眼中,其實他的兇手是這樣的角色。而比方說《寂》書中的岩老爹,也代表了宮部阿姨的教育觀。

 

當岩老爹面對高中生的孫子稔,每天晚上偷溜出去的事時,他的反應是:

 

「我不懂你在想什麼,也不知道你做了什麼。因為不了解情況,所以也不打算無故阻止你的行為。但我也不能說:『男孩子壞一點沒關係,將來才能夠成大事。』這種不負責任的話,更不能天真地相信自己家的孩子絕不會變壞。」

 

稔眨了眨眼睛:「爺爺和媽媽都不太信任我囉。」

 

「我們相信你。」岩老爹耐心地繼續說:「不過,爺爺和你爸爸媽媽都知道,一旦發生不好的事情,那會瞬間摧毀我們對你的信任。在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時,家人間的信賴關係比想像中脆弱許多。這社會就是如此變化莫測。」

 

稔繼續把漫畫擺上書架。他似乎想藉由這樣的動作,避開岩老爹的視線。

 

「因此我們不能肯定地說:『我們家的孩子不會做壞事。』這種話。不過有件事我非得告訴你不可。萬一發生了什麼意外,你一定要盡早告訴我。不管你做任何事,千萬不要忘記你不是只有一個人。雖然爺爺會比你早走,不過你還有爸媽呀。」

 

稔刻意舉起手搔了搔頭頂。「我只是晚回家而已,別說得這麼誇張嘛。」

 

「老人家說話本來就比較誇張。」

 

事實上我覺得像岩老爹這樣的管教方式,已經是社會上少之又少的明理了,比起許多父母參雜了許多情緒與意氣用事在管教上(「我把你養這麼大,不是為了要xxxx」,「你就是不准怎麼怎麼」),岩老爹這些說法是相當合情合理又直入人心的,這是一個正面的,把孩子當做是「會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人」來看待來說話的相當好的示範。

 

真的,有太多時候我們都太自以為「家人,才應該是最了解自己的人」,這些都太一廂情願也太自以為是了。事實上每個人都是人,只是因為親情而連結在一起,但還是要花時間相處與認識,還是要花時間交往與溝通,不是因為血脈相連,我們就不需對話便能了解彼此,不是因為出於己身或從己身所出,我們就真的能心有靈犀。

 

這想法甚至可以推廣至,我們更久遠的同學。比方說高中同學,雖然算至今日我們已經認識了12年以上,但事實上我們真的已經對彼此熟稔了嗎?12年的朋友只是一個數字,當時3年高中時期的情誼只是一種當時的關係,並不代表「我們已經互相了解與相處了12年之久」,我們最多只能由高中相處的3年認識為出發點,來做為現在判斷對方價值觀的基礎,但事實上,認識了12年的朋友還不一定比得上近兩年認識的知己要親,不是麼?時間並不能代表什麼。那只是一種彼此認同的情誼起點。

 

宮部阿姨另外還藉由岩老爹這角色,帶到她對於書籍管理的想法。

 

人類有自由閱讀的權利,不應該強制規範哪些書該看,哪些書不該看。岩老爹完全同意這個說法。然而在這龐大的書籍量中,確實有一些書本不該輕易讓孩童接觸到,更不該交給神情鬱悶、眼佈血絲、雙手顫抖的年輕人。比方說網羅毒品資料的百科事典,刀械目錄以及槍枝專用書,《殺人術》《法律漏洞百科》。

 

《模仿犯》中的兇手,也是經由閱讀《防身術》之類的書籍與一些醫學資料,於是能掌握到「如何用鐵槌敲擊人頭,只會使之昏迷而不致於死亡」的技巧。書,的確不可小覷。

 

在戀愛方面,連岩老爹這人也發揮了他的一套看法。在先前稔夜歸的事件後,發現了稔其實愛上了一個26歲的酒店女郎,後來岩老爹得出馬替稔的母親和她談判。

 

稔的戀人說:「我和稔先生交往是認真的。所以就算你們反對,我也不打算分手。」一開始態度便十分強硬。

 

岩老爹這樣回答。

 

「我來這裡也不是硬要你們分手啊。」

 

「就算要你們分手,若你們不肯分,我們也沒辦法。這是你們兩個人的問題,應該由你們倆做出結論。而且啊,室田小姐,我是稔的爺爺,不是他的父母,我沒有權利插手管他的人生。不過,如果他有困難求助於我,我當然會義無反顧地幫助他。」

 

「我告訴妳,室田小姐。我今天來只想告訴妳,我們全家人都非常關心稔。如果他已經是個大人,今天便不會有人找妳抱怨。就算擔心,也不會跑來找妳談。我們會特地找妳出來,就是因為他還是個小孩。」

 

「稔先生比他實際年齡成熟許多。」淑美小聲呢喃。

 

岩老爹立刻反駁:「但是他仍然是個小孩。如果妳到我這個年紀,妳就不得不瞭解到,一個人不管如何掙扎,就是無法比實際年齡幼稚或成熟。有幾歲就會老幾歲。年輕人不管如何裝大人,年輕人依舊是年輕人。」

 

淑美拿起香菸盒取出一根菸,夾在指縫間並未點燃。那支香菸的尖端顫抖了起來。

 

「稔先生是個純真的人。」她又小聲地說,隨後突然放大嗓門:「他很純真。我第一次遇到那麼純真的男孩。」

 

「室田小姐,那是因為就如我所說的,他還是個男孩啊。或許身體已經長大了。」

 

「他很誠懇地說他愛我!」淑美抗議似地大聲吼道:「我們的交往並不是基於不純潔的動機!」

 

「沒有人說你們不純潔啊。」岩老爹鎮住氣慢條斯理地說:「但是室田小姐,妳和稔不同,妳已經不是小孩了,不應該認為只要純真就是對的,不純真就是錯的。我們就是擔心這一點。」

 

「我.........」淑美欲言又止,睜開眼睛,然後再一次用力闔上眼,下定決心抬起頭看了岩老爹。「我,從來沒遇過像稔先生那麼愛我的人。我的過去沒有任何美好的回憶,所以我真的非常非常珍惜這段感情。」

 

岩老爹感慨地注視淑美,他彷彿看見淑美心裡躲了一個像是受驚嚇的小孩的東西。

 

不過那畢竟是「像是小孩的東西」,並非真的小孩。

 

「我相信妳說的話。」岩老爹說:「稔對妳來說確實具有非同小可的意義吧。不過啊,室田小姐,妳已經是個大人了。大人不能把小孩當做逃避現實的寄託啊。」

 

「逃避現實的寄託......」淑美重覆岩老爹的話,彷彿在反問對方。但岩老爹並未回答她。答案應該由她自己尋找。

 

「我想說的只有這些,我們走吧。」

 

這些情感是不是似曾相識?我們是不是常常在愛情中以為自己是天真的大人或小孩?當我們自以為可以純真時,我們是不是忘了身為大人應該要負起的責任?還是以為「自稱天真」就能任性妄為?還是一味的只是以為「自己是成熟地處理事情」,事實上還是幼稚得像個小孩?

 

「一個人不管如何掙扎,有幾歲就會老幾歲。」

 

有時候,我們就是得參考別人的智慧,來豐富自己的知識,然後才能減少自己的盲點,讓自己看得更多,想得更遠。

 

 

 

      延伸閱讀:片段│《模仿犯》


類別目錄【圖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普天之下 的頭像
    普天之下

    你自己去想吧,我不清楚妖精國的事。

    普天之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